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打造高校工会文化 推动校园和谐发展

2010年07月07日 09:33  点击:[]

商丘师范学院工会 陈中亚
  高校文化是一个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高校工会文化则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职能还是工作目标、任务,都与高校文化的功能密切相关。几年来,在对工会工作的不断探索中,笔者认为在做好工会四项职能工作的同时还应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工会工作绩效,以文化的力量促进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抓文化的创建提炼高校工会声誉,用文化的影响推动高校育人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深刻理解高校工会文化的内涵
  谈到具有鲜明社会和时代特征的高校工会文化,就要从文化和高校工会两个概念说起。
  文化的本义在汉语中就是“以文教化”。“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文字,它是指知识的结构性积累;“化”就是教化与人。“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在更深层次的表述则可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学识的传播和品德的教养,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但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
  高校工会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高校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高校工会文化这一概念,有些人感觉陌生。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在从事工运的各项工作中,它已自觉不自觉地融进了高校工会的各项工作,只是我们没有从文化建设的层面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自身的体系。高校工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工会组织,在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工作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高校工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工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工会文化是关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层面上的宝贵结晶,是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群众文化等外在风华和深层底蕴的综合反映。高校工会文化是引导教职工对共同理想、科学态度、创新意识、不懈追求的集中体现,是被全体会员广泛认同、普遍信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高校工会文化是以人为本、以维权为本,内增凝聚力、外争知名度的重要管理思想,是上下互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胜利旗帜。高校工会文化的灵魂是工会精神,其核心是个体的、群体的和社会的价值观。
  高校工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高校及高校工会间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它以全校教职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教职工的意志,规范行为,凝聚力量,为高校工会总目标服务。高校工会文化是高校和高校工会倡导、挖掘、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它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会员和教职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
二.充分发挥高校工会文化的作用
  高校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工会是被广大教职工誉为“教工之家”的活动阵地,广大教职工队伍当中的各种思想、理念、价值观等等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迸发出巨大的思辨之光和创新睿智。正是鉴于高校工会区别于其他行业工会的特殊性,高校工会文化就具有了以下三种作用:
  一是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工会文化的导向作用又有校外和校内之分,本文主要以后者分析为主。高校工会通过卓有成效、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喜闻乐见的教职工群众活动的开展,用先进文化占领教职工文化阵地,使广大教职工受教于乐之中,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塑形,能引领广大教职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使广大教职工在接受工会文化的熏陶中,形成一种实现共同愿景、助推校园和谐的动力。
  二是具有凝聚作用。教职工队伍结构组成的多元化,需要“教工之家”注入更多的和谐元素,以增强内部的团结,进而发展其先进性。高校工会是“教职工意愿的第一知情人”,“帮扶困难教职工的第一责任人”,这是高校工会的天职,也是高校工会文化的建设性要求。高校工会必须始终坚持从广大教职工的愿望和需求出发而开展工作,把教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具体讲,就是要切实保障教职工经济、政治、精神和文化利益,维护教职工这一群体自身具有的强烈的体面劳动意识。通过依法维护教职工劳动权、分配权、保障权、民主参与权等等,增加教职工的信任程度,增强教职工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投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主动性,从而为推进高校持续协调健康和谐发展形成一种凝聚力、战斗力。故而,高校工会文化又被称为“纽带文化”。
  三是具有弘扬作用。劳模、标兵、先进的教育、培养、评树、表彰,学习型教职工的培育,各种创建活动的开展,既彰扬了典范,又弘扬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精神。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维权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安全之家、文明之家、模范职工之家的创建,既彰显了高校工会建设的软实力,又弘扬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时代主旋律。高校工会文化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精神、理念、传统等无形的因素渗透,在陶冶教职工健康情操,培育教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恪守教师道德、严守职业纪律、履行职业责任的现代知识分子队伍等方面都能发挥出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积极构建高校工会文化的路径
  构建我国高校工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深厚背景,结合我国工会组织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发展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内外其他行业工会文化研究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校工会文化建设道路,为高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积极开展各种“创争”活动,建塑高校传统的学习型工会文化。近几年来,高校工会在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已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和参与。在教职工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教职工的教育培训和学习,不仅是高校工会的职能所在,也是每一个教职工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是发展的源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增强高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教职工作为高校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高校文化的内蕴,出类拔萃的高校文化必须依靠一支具有卓越品质的教职工队伍。因此,高校工会组织要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有的教育职能,着力营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氛围,打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机制,培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教职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才机会,全面提高教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单位培养、岗位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拔尖人才和教学骨干的培养。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教职工专业技能训练,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实践中磨砺品质,锤炼技能,提高素养,升华自我。
  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建塑高校创新型工会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单位不甘落后的不竭动力。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高素质、高起点的文化背景和特质,决定了高校将永远处于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阶段,即永无止境的“怀疑”、否定、肯定并交替轮回的辩证阶段。鉴于高校这一特点,高校工会就要在把握方向、引领疏导的基础上,积极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吸引、扶助、支持、鼓励教职工为高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建功立业,积极投入到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创新活动中,使个人的独立实践对于前沿科学的发现及创新起到引领作用,最终形成整体的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同时,高校工会也要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政治嗅觉的灵敏,把握上级工会的部署,善于借鉴优点,寻找工作重点,发现工作突破点。要敢于尝试别人尚无做过的工作,走别人尚无走过的道路,拿别人尚无取得的经验,创别人尚无触及的亮点。要根据时代变化,建立起一整套创新机制,动员激励教职工和工会干部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自我超越。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塑高校文体型工会文化。教职工文体活动是高校工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教职工的休息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职工的文化兴趣,提高教职工的文化素质,提升教职工的文化品位,激发教职工对先进文化的追求。在加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挥文化广场的效能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教职工的求美、求知欲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增强教职工的体质,从而使教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参与意识、荣誉感和成就感等这些体现高校教职工精神风貌的观念和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文体活动对教职工不但是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手段,它以教职工的自主参与为出发点,通过自我教育形式,使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克服了思想政治工作单一说教式的弱点。高校教职工文化活动要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为高校工作的主旋律服务。同时,要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教职工的参与打造更多更好的舞台。要不断发展壮大文体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建立各种教职工业余文体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进来,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教职工在各种活动中张扬个性,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四是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建塑高校维权型工会文化。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前提,也是工会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本。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等多种途径注重维护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权益,做到民主监督、保障权利、化解矛盾、共建共享。要主动为党委和行政分忧,努力适应高校劳动关系变化的现实,尽快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改革的大局中,切实做到维护教职工劳动就业权利、按劳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以及社会保障的权利等经济权益。要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教职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积极维护教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广大教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使广大教职工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都能成为业务优良、技能优良、服务优良的劳动者,都能成为举止体面、谈吐体面、精神体面的劳动者。在做好上述三项维权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送温暖”工程,建立特困教职工预警机制,千方百计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教职工的心坎上,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代社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王兆国同志也指出:“各级工会要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动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唱响新时代工人阶级之歌”。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文化建设发展方兴未艾,创建高校工会文化是客观历史的选择,和谐校园的要求,未来发展的呼唤。

上一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权益的现状与对策探究
下一条:新时期女教师健康问题与对策初探

关闭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E-mail:gonghui@zscas.edu.cn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工会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