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牛先锋:关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2009年04月08日 10:43  点击:[]

牛先锋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社科部副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在实践中前行的社会主义》等著作多部,在《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术界》等期刊发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等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多个城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作专题讲座数十场。
一、当代中国迫切需要科学发展
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科学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又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构成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新的起点。下一步发展按照什么思路来呢?原来的思路还能不能行得通?如果行不通,我们有什么新的思路、发展方法?
(一)机遇前所未有
1.经济增长速度快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快。我们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三倍。国际上说中国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化速度特别快,整个中国像一台到处都在喀喀作响的机器。
2.解决矛盾的物质基础雄厚
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阶级斗争、你死我活的方法去解决,得用人民币去解决,因为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利益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快,财政收入增长快,使我们化解矛盾的手段也丰富起来。
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这些年来,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把你现在的收入和2000年的时候对比一下,提高了吧?再跟1978年对比一下,提高了多少?我们现在花钱大概都是以元、十元、百元来作计量单位。这都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4.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从国际上看,我们现在的条件、环境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人都信奉一条,世界上无论民族大小、国家贫富,一律平等,实际上能平等吗?平等不了,还是大国、有钱的国家说了算。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发展战略肯定是与本国的经济实力紧密相连的。
毛主席在世的时候,世界处于冷战状态,整个人类思维处于对抗思维中,所以当时我们提出的对外战略是对抗。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际形势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我们的经济实力又弱,在这种情况下,埋头发展自己。我们的对外战略是韬光养晦,避其锋芒。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连续提升了四位,是第三大经济实体。我们实力强了,国际上就不敢把我们当牌玩了,现在世界上的声音是说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就算我们不参加国际事务,人家也要让我们参与。
我们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所以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这种提法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我们提出来了,而且还有好多国家拥护,说中国提得好、就应该这样。我们的对外战略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是逐步的,是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的。
(二)挑战前所未有
我们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这三十年是不是社会矛盾最少的时期,是不是党群、干群关系最好的时期呢?我的判断:不是最坏的时期,但也绝不是最好的时期。
1.社会方面:改革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领导地位面临考验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三十年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所以社会上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被社会、被别人剥夺了。有这样一种感受存在,下一步还怎么发展?
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实际上人们对一个党、一个国家的政策拥护还是反对,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判断的。我们现在之所以改革缺乏动力,就是在改革政策出台以后,有的人感觉到自己付出的成本太高而得到的收益太少,而有的人享受了改革的成果,而没有或者较少地承担了改革发展的成本。所以人们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
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问题突出,引起了现在改革动力不足,人们心目中对发展的方向感觉不明确,对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出一些疑问。这是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之所以我们党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因为有人不想坚持这事了。
2.发展与自然方面:资源能源约束、环境约束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回头一看我们的资源、能源似乎匮乏了,同时环境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们国家这三十年的发展差不多,都是走经济增长型的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走到今天,突然发现走不下去了。
传统工业化道路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供应是无限的,也就是建立在资源、能源的取得不受限制的基础上,第二个条件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销售出去,也就是说一直处于卖方市场。但是今天的我们,从供给上看,本来就没有多少,看不住自己的能源,别人的又不能占,就算能占我们也不去占。所以我们国家就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销售方面,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就处于过剩状态,有消费能力的人没有消费需求,没有消费能力的人倒是很想消费,这又跟收入差距扩大有关。供应没有,销路不畅,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工业化道路是走不通的。
另外一方面,现在的自然环境也在约束着我们。
(三)出路:科学发展观
既然传统工业化道路我们走不了了,想要继续发展,总得找出一条出路,于是我们就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这些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以,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来的,它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不公平问题,一个是发展中的约束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回答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发展,答案是要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世界都需要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更为紧迫,更有必要。我们总是在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民族的伟大复兴得靠发展。共产党能领导中国发展,所以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要发展,而且是要加快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含义是发展是为了让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亚非拉美新诞生了一系列国家,总结出一些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挨打就要发展。那时候我们称为“增长型发展观”。
到七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发展阶段,物质财富已经丰富得不得了,人们逐渐丧失了追求的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阶段,人们提出了“综合性发展观”,发展不仅仅要使物质上的需求得到满足,还要使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保证人们的民主政治权利。
到了九十年代,人们又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人类继续按照这个方式发展,地球终有一天会承受不了发展的重负,所以人们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今天提出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明确一下发展的目的。因为当今中国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情况,与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所以提出发展要以人为本。
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建成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就是指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指:发展得依靠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应该让人民共同享受,而不是让少数人享受。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要求的提出是与“以人为本”紧密联系的。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不只限于一个方面,所以发展就得全面。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心理需求划分成五个层次,而我们现在将发展划分成四个方面——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我觉得这四个层次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的,而是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
我们党就是按照人的需求,以人为本,提出这些层次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层次都是我们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教育、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1982年提出的,而且当时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1986年,还做了一个经济文明精神建设的方针。到九十年代又做了一个方针,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到了1997年十五大上,我们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再到2007年十七大,我们提出要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层次的提出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的需要走到哪里,我们建设的布局就发展到哪里,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并不是说原来我们不知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关键是在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到了今天,我们把这四个都提全了,那么以后要怎么发展呢?这四个方面都得发展,而且得协调起来发展;不仅今天要发展,而且明天、后天还要发展,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解决我们今后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就是要学会两只手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用。有五个方面需要统筹:
第一,要统筹经济与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们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但也是我们的社会发展没有赶得上的三十年,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这条腿比较长,社会发展这条腿比较短,配合不起来了。这两条得统一起来。
第二,要统筹城乡。不要造成城乡对立,特别是不能造成二元化结构。农民兄弟是工农联盟的一部分,是国家的基础,城乡对立不行。我们要建立新农村,实行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第三,要统筹区域。中国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条件决定了西部肯定比东部落后。我们国家的结构是单一制,有同一个家长,不能看着有的好得不得了,有的穷得不行,这样会引起家庭矛盾的。还有,中国东部在狭长地带中,生活着中国经济80%的人口,但是中国80%的资源在中西部,东部发展的资源从西部、中部过来。西部和中部的人有一种受剥夺的感受,容易引起矛盾。经济上也不行,东西部差距大,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法建立。邓小平原来提出两个大局方针,第一个就是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这是一个大局,西部要忍耐,要服从,等到一定的时候,东部再多缴税收,支援西部发展起来。这就是要把区域协调起来;现在我们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实际上都是要把区域发展统筹起来,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四,要统筹国内国外。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要认为我们东西出口多、顺差大就好。顺差大也不一定好,对外依存度越大,一旦有一些风吹草动,我们受的影响就越大;再加上我们的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产业结构没有升级,没有自己的品牌,大头让人家赚走了。
第五,要统筹人与自然。
三、重视发展效率,维护社会公正
1.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和效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在探索怎样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的历史。
从理论上,我们容易理解公平和效率。只要社会公平了,人们干劲高了,效率就高了;只要社会效率高了,生产的东西多了,人们就可以拿到更多的财富可以分配,那时就公平了,所以说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
2.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政治智慧
说好说,做不好做。可以说人类到现在为止,没有找到一个解决公平和效率的一劳永逸的方案。现在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让大家都过好日子;市场经济是把资源配置在效率最高的行业,是讲效率的。社会主义讲公平,市场经济讲效率,两个加在一块,既公平了又有效率了,这想法挺好。
任何事物都有它优秀的地方,也都有它缺陷的、不好的地方。市场经济有促进效率这个优秀性,但也有负面作用;社会主义有重视公平这一面,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权利集中。我们不是说市场经济体制不好,这是一种可供我们选择的方案,而且事实证明它是有效的,但并不是说两个一结合就自然而然好起来了。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就是其中有不发展、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就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而且必须能够及早地预见将来,不能看到公平少了就加点公平,看到效率低了就加点效率,得早点看到,否则这个天平就有可能倒。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处理这两件事。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行“大锅饭”、平均主义,结果大家都不干活,看起来挺平均,结果没有效率。邓小平同志实行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的先富起来。这叫重视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搞了三十年,现在我们发现公平有点不足了,所以从2004年开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3.科学发展观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
到了今天,科学发展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第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加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我们国家的分配制度,第一条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第二条是劳动、资本、管理、技术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实际上,有了第二条,第一条不起作用。有统计数字表明,进入新世纪以后,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逐年缩小,劳动者的工资跟技术、管理、资本所取得的收入差距大。应该有差距,但是不能差太多。现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增加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多少,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既不能伤了资本、技术、管理的积极性,也不能伤了劳动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第二个解决方案,是适当调整我们的分配政策。我们国家的分配政策,那三十年基本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次分配靠市场讲效率,二次分配靠政府讲公平。科学发展观说,一次分配也要把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一次分配差距不能太大,否则二次分配就调整不过来了。在实际过程中实行的政策是着力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提低、扩中、调高”。
第三条途径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共产党是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起家的,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没有财产的人就没有顾虑,敢于革命,革命性最强。马克思说,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现在我们理念发生变化,得创造条件让大家都拥有点财产性收入,让大家成为有产者。有了财产就安定了,革命性就弱了。
构建和谐社会,中央的想法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的阶层,使社会上穷人也是少数,富人也是少数,中间人是大多数。学者说,要构建一个“橄榄型”社会,两头小中间大。
科学发展观能不能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呢?至少它提出这三条是将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至于能不能解决,我想就要看我们学得好不好。如果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那么问题是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好、落实好了,那么文理学院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浙江省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如果全体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学习实践好了,我们公平和效率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希望了。

上一条:基于《劳动合同法》的高校工会职权分析
下一条:统一认识 探索创新 推进二级教代会健康发展

关闭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E-mail:gonghui@zscas.edu.cn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工会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