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年长者加强自身保健、延缓衰老、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主题及内容,根据年长者的健康现状及新陈代谢特点推出该指南,以供参考。
一、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年长者应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与均衡,尽可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摄入量应占饮食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20%~25%,而脂肪的摄入量则应控制在20%~25%。日常膳食每日以4-5餐为宜,每次进餐八九分饱即可。除早、中、晚三餐外,上、下午可根据需要增加少量点心、水果等。每餐的具体要求如下: 1、早餐(建议时间:7:30-8:00) 早餐应注意营养搭配,主副食兼顾,可占全天饮食总量的25%~30%。除了淀粉类食物,还应考虑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等以补充优质蛋白质,从而维持较好的体力。主食可以是馒头、包子、面包、烧饼等;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水煮蛋、咸鸭蛋、豆腐干、煮花生、煮黄豆等,最好每天早上一个鸡蛋;稀的食物可以选择牛奶、豆浆、稀饭、鸡蛋汤、挂面、燕麦片、黑米粥等。有条件时还可以吃点蔬菜、水果等。 2、上午茶点(建议时间:10:00-10:30) 可吃一份水果、一小把干果(核桃、花生、、瓜子、红枣等)或一杯酸奶等,以弥补早餐带来的能量不足,更好地保持血糖的稳定,从而拥有持续的精力和体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午餐(建议时间:12:00-12:30) 午餐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样化,营养要均衡,菜肴至少一荤二素,可占全天饮食总量的30%~35%。主食可根据自己平常的食量的三分之二选择米饭或面食,另外三分之一选择薯类或玉米等粗粮;荤菜可以首选吃水产品类、禽类等,各种肉类也可以经常换着吃;蔬菜首选深色的,各种菇类等食用菌可作为配菜每天都吃一些。 4、下午茶点(建议时间:16:00-16:30) 可参照上午茶点,主要补充水果以更好地补充维生素及保持血糖的稳定。以拥有持续的精力和体力。上下午茶点提供的能量共可占全天饮食总量的5%~10%。
5、晚餐(建议时间:18:00-19:00) 晚餐可参照午餐的要求,但要避免食用与午餐同种菜肴,以保证全天营养的合理与均衡。主食应比午餐略少些,相应增加蔬菜,适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为有效控制老年人普遍出现的"三高"症状,根据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特点,可参照以下原则调整膳食结构: * 谷类食物富含纤维素等,可常吃,如玉米、红薯、南瓜、黑米、小米、燕麦、荞麦等杂粮,以摄取各种营养素,膳食纤维的适量补充可有效地防治老年性便秘及肠道疾病等。 * 每天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海产品(牡蛎、扇贝、蛏子、海鱼等食物富含锌,有助于恢复被损害的免疫系统功能。);禽肉(可首选鸭肉,烹饪方式以炖汤为佳);牛肉(含多种营养素,亦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等可交替食用。 * 脂肪的摄入应适量,应控制在饮食总能量的20%~25%。其中包括饱和脂肪酸5~10%(主要来源为动物性脂肪),不饱和脂肪酸10%~15%,代表食物主要有米糠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干果类中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 蔬菜类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深色蔬菜营养价值较高。应多吃时令蔬菜,芹菜、青菜、韭菜、苦瓜、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各有功效;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萝卜、白菜、西兰花、花菜、芥蓝等)均含有硫配糖体等天然植物化学成分,海藻等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具有排毒作用,营养价值较高,最好经常交替着吃。乳类含有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和钙,也是维生素A、B2的良好来源,新鲜绿叶菜及红、黄色瓜果类(如胡萝卜、南瓜、杏子等)含丰富的维生素A、C,也宜多食用。 * 银耳、黑木耳、香菇、金针菇、平菇、、蘑菇、猴头菇等各类食用菌均含有不同的多糖类功效成分,可常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肿瘤。 * 每天应摄食至少两种时令水果200克-400克,秋天水果品种十分丰富,可首选梨、苹果、橙子、蜜柚、葡萄等温性水果,最好选择餐前半小时或者两餐之间食用。牙齿不好的老人,可将水果切成小块或榨成果汁喝,但最好不要加糖或使用少量木糖醇等甜味剂。 * 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摄入要力求种类齐全,老年人应当适量多吃一些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富含钙的食物有虾皮、芝麻酱和乳制品等,海带、紫菜中钾、碘、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食用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杏仁、糙米等则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成分,科学补水对维持身体健康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每天需要补充2000-2500毫升水(包括食物中的水)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应分散在不同时间喝。喝水用餐前后半小时应尽量不喝水,用餐时可先喝少量汤,但应避免餐后喝汤,以免稀释胃液,影响消化。早晨洗漱后可空腹饮用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柠檬水,以稀释体液,润肠通便,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晚上睡前可喝少量水以降低夜间血粘度,可预防高血压带来的隐患。
二、 健康生活,有取有舍 1、正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减退的现实,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平和心态,加强健康意识,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 2、培养至少一种兴趣爱好,并坚持不懈,如书法、绘画、摄影、阅读、唱歌、听音乐、弹奏乐器、下棋、收藏、烹饪、旅游等等,但每次从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疲劳。 3、戒除或控制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等,戒烟应通过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戒除的方式,不宜突然戒掉,以免造成身体短时间内的不适应带来的代谢紊乱。喝酒应首选红葡萄酒或黄酒等,要严格控制酒量,每天以50~100毫升为宜。 4、烹饪时要控制烹饪用油、盐等,减少盐的用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盐每日摄入量的上限为6克,烧菜时可最后放盐或使用餐桌盐,既可满足味觉又可减少盐的摄入。烹饪方法应多选蒸、煮、炖、焖、发酵等,尽量少食用熏、烤、烧、炸、煎、腌等方式制作的食物。 5、烹饪时应根据食用量选择原料以免浪费,每一道菜肴应少而精,每餐都应食用新鲜加工的食物,要改掉经常食用剩菜或剩饭的习惯,以免摄入潜在的有害成分。 6、可根据个人喜好及体质选择各种茶品,茶叶(包括花茶)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也要适量饮茶,对咖啡因敏感者可上午喝绿茶,下午喝乌龙茶或红茶等。用餐前后各半小时内不宜饮茶。 7、每天看电视、上网时间应适度,不宜久坐;平时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与晚辈通通电话,聊聊天,经常参加一些团体聚会等,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保持每天给大脑适度的良性刺激,有助于抵抗衰老。
三、 适度运动,坚持锻炼 1、 每天应有一定运动量的或活动量,首选舒缓的运动形式(如散步、太极拳、木兰扇、健身操等等)避免从事剧烈运动,不宜选择爬山或爬楼梯作为锻炼方式,以免带来关节的损伤。 2、 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为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天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餐前一小时,早上应在天亮后,不宜太早。 3、 活动地点应选择环境宜人、空气清新之处,最好参加一些团体性活动,有利于身心愉悦。 4、 身体不适或感觉疲劳时不宜活动或运动,以免影响体力恢复,降低免疫力。
四、 适量睡眠,作息规律 1、 老年人睡眠时间变短,就寝一般应在晚上21:30-22:30,早上5:00--6:00起床, 午餐后可过20分钟或半小时再午睡,以保证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时间最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 2、睡眠不佳者可在睡前用热水或泡泡脚,也可根据医嘱服用谷维素、乌灵胶囊或美拉托宁等进行调节,但应避免长期服用药物,尤其是安眠药等。 3、作息时间应有规律,根据生物钟安排日常生活。用餐时间、睡眠时间和活动时间应相对固定,以免扰乱新陈代谢规律,带来身体不适。
五、增强体质,滋补辅助 1、体质较弱或年龄较大(七十岁以上)的长者,如果感觉日常膳食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可以选择适当摄入一些保健食品,以增强免疫力,保证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2、选择营养素补剂,可考虑复合维生素制剂如善存片,生命维他,养生堂成人维生素或黄金搭档等,可补充一些平时从食物中得不到的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摄入量的不足。 3、其他滋补品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西洋参,铁皮枫斗、灵芝(孢子粉)、虫草、蜂王浆、蜂花粉、黑蚁粉等均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但不要服用过多甚至长期依赖。 4、特殊体质如虚弱多病、手脚畏寒者可进行中医诊治,采用膏方进行冬季调理从而改善体质。 |